筌壽司 Chuan Sushi
>> 2011年5月16日
在吃素一段時間後,
終於可以嘗點不一樣的,
選的是最近朋友剛推薦的 - 『筌壽司』,
是家小巧、溫馨的日式料理,
在市民大道與安東街口,
從市民大道往南走進安東街就可以看到了。
一進到店裡是個長吧台,
吧台後頭有個大魚缸,
放的是新進的漁獲,
在店的最裡頭還有兩張桌子,
一張兩人座的小桌子,
以及一張大不了多少的桌子,
最多五、六個人吧。
日本料理是我最喜歡的異國美食的前三名,
幾年下來吃了不少,
喜歡點些自己愛吃的,
而不是店家所提供的制式套餐,
因為不是很喜歡吃些冷盤、煮物及某些漬物等。
握壽司是我最最喜愛的,
接著是烤魚,
所以我今天請師傅幫我配一下,
六貫握壽司、來個烤魚、烤點牛肉、最後來個清湯,〈希望不會太多,XD!〉
隨我來品嚐一下吧!
〈↑ 這魚只剩頭而已,叫《馬鞭魚》,魚身常拿來做沙西米,魚頭可吃的就只有小小一塊而已。〉
首先桌上的餐盤當然也要有日本fu囉,
盤子上會放些醃蘿蔔、水薑、以及哇沙米,
喔!還點了瓶《上善如水》,
這是來自米鄉新潟的清酒,
精米步合65%,〈這是指用來釀酒的精米〈米心〉佔原本玄米的比重,越小表示研磨掉的越多,當然也越高級〉
味道是辛口,
很常見也喝過很多次了,
很順!
清酒最好是冰涼的喝,
送上的杯子最好也是冰過的,
這點『筌壽司』也注意到了,
還算不錯!
師傅先送了清淡的絲瓜當暖身, ↓
再送來碟《南蠻醋》,↓↓
酸酸甜甜的自家調的醋,
炸過的魚和著切細的蔥、紅蘿蔔絲、洋蔥挺開胃的。 第一貫上的是《鰤魚握壽司》,↓
屬於細緻綿密、入口即化的。 第二貫是《島鰺握壽司》,
台灣人稱白魽,
是稍有嚼勁的魚肉。 第三貫是《白蝦握壽司》,不用海苔做成軍艦壽司,
而是直接握成,展現師傅的手法,
只是。。。醬油有點多,
除了白蝦彈牙的感覺,
吃不出鮮甜的味道。 第四貫《海膽軍艦壽司》,
問了一下這海膽打哪兒來的?
事實上我也吃不出,
只是日本大地震後,
許多海產餐廳及日本料理店受傷嚴重,
老闆說這是俄羅斯來的。
是真是假?
吃了。。。
也不知道啦!
只知道挺新鮮的,
海苔帶出它淡淡的甜味。
〈天啊!誰來救救我的膽固醇啊?〉
第五貫《Toro握壽司》,
沒雪花般的油花分佈,
也沒有明顯的油筋,
我猜應該是尾腹部位。
還是有那入口即化的口感,
有點黏口。
第六貫《星鰻握壽司》,
夾起來時半坨飯竟掉了下來,
不知是我夾得不好?
還是握得不好?
口感出乎意外的鬆軟,
不合我的胃口。 吃完握壽司緊接著是烤物,
先上來的是《烤紅喉》,
烤魚在日本料理應該算是最輕鬆的了,
不過鰓蓋的地方烤焦了,
有點扣分,
一旁老闆獨門醃漬過的哇沙米莖,
切成像牛蒡一般,
酸脆脆的正好解口感細緻油膩的紅喉。
接著上的是《烤牛肉串》,
串了三塊牛肉,
應該是同一個部位,
猜測是肩胛肉,
有嚼勁,
而第一塊上的沾醬是蘿蔔泥,
第二塊上的是店家自製的辣醬,
第三塊則是柚子胡椒醬,
中間夾的是山藥及蔥段,
一次三種滋味算是不錯,
指是肉塊切得大小不一,
有點扣分。
最後一道是《蛤蠣清湯》,
特別的是老闆偷加了柚子,
被我抓到,
好樣的!
最後老闆“沙必斯”了《煎魚卵》,
不過覺得煎過頭了,
外酥內也酥,
還吃起來有點像。。。。
自個兒在家弄得麥克雞塊。
這樣吃還是有點多,
下次得少顆握壽司,
煎魚卵也不用了,
免得膽固醇又飆高了。
餐後甜點當然也少不了,
今天附的是紅豆抹茶,
一般一般。 好啦!
同場加映同行點的《比目魚握壽司》,
灸燒一下,
然後灑些海鹽,
就非常好吃了。
不過比較油膩,
不適合吃太多。
另一道是 《牡丹蝦握壽司》,
通常這道是兩吃的,
蝦身做握壽司,
蝦頭則用烤的,
有些習慣塞些飯跟裡頭的蝦膏混合著吃,
有些則啥也不加,
卡直接!
一頓飯這樣吃下來要五千二,
含酒錢七百七,
實在不便宜!
會不會再來ㄋ?
下回再告訴你。
【地理資訊】
地址:台北市安東街29-1號
電話:(02)2771-1856
營業時間:
11:30~14:30 17:30~21:30 (周一公休)
View Free Jumper的足跡 in a larger map
2010 瑞士之旅 - 格林德瓦 2010 Trip of Switzerland – Grindelwald
>> 2011年5月11日
這天要造訪的是有名的格林德瓦 Grindelwald,
也是我們原本屬意的住宿地點,
無奈行程一再更改,
便只能住到茵特拉根西站 Interlaken West,
由下一張圖可看得出,〈火車上窗邊的小邊桌上的地圖。〉
茵特拉根東站 Interlaken Ost 也是個理想地方,
交通也最便利。
〈↑ 看著月台的時間就知道我們自助旅遊是非常的散漫的,九點半,我們才準備出發去格林德瓦 Grindelwald。〉
〈↑ 坐上像台灣普通車的火車,記得把上層的窗戶打開,這樣拍窗外的風景可以避免反射,也增加了取景的角度。〉
看著山坡上散落的山形木屋表示已經進到了格林德瓦,
這天是個大陰天,
三不五時就飄點細雨,
不大斷斷續續的,
挺煩人的!
望著山頂雲霧裊繞,
今天的健行計畫恐怕不妙。
格林德瓦是這鐵道的終點,
往小夏戴克 Klein Scheidegg 也是從這出發,
不過得先倒車到 Grund,
再往上爬升。
整個車站是開放式的,
月台的終點便是街道了。
前往費思特 First 得再換乘纜車,
只知道纜車站就在鎮上,
不過一出車站,
四通八達的道路叫我們一時搞不清楚,
原來順著月台的方向往前就是了。
走在這小鎮真有說不出的美,
望著對面綠草如茵的斜坡,
老是不由自主會想起《龍龍與忠狗》這卡通影片的場景,
天啊!
每次提到這部卡通,
他們居然說:那是哪時候的卡通啊?太老了,沒看過!〈麻煩看過的,出來讚個聲吧!〉
挖哩勒!有差那麼多歲嗎!
來到纜車站,
在這裡 Swiss Pass 沒啥路用,
每個人還是得付26.5塊瑞士法郎才能坐上到費思特 First 的纜車。
纜車迅速地爬升,
也把我們帶往雲霧裡,
看著窗外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
心想。。。這健行大概又沒望了!
果然,到了海拔2,200公尺的費思特餐廳,
外頭更霧了,
餐廳的遊客並不多,
但諾大的餐廳可以想像旺季時的榮景,
網路上有人建議可以在這兒用餐,
看看時間也到了該祭祭五臟廟的時候了,
我們索性在這享受一下午餐,
看看過了中午雲霧會不會散去。
都來這麼高的地方了,
不 Jumper 一下,
怎麼行ㄋ?
。。。。吼~
奈A这喘!
空氣稀薄?!
〈↑ 這時候的老王阿基里斯腱還沒斷,斷了後,沒看過他跳過,下次請他來一下好了。〉
〈↑ 自從在策馬特吃過這香腸後,我們就愛上它了,點這個還沒採到過地雷噢。〉
〈↑ 從杯盤狼藉的樣子就知道這裡的餐真的很不賴呦!強力推薦喔!〉
飽食一頓後,
戶外依舊白茫茫的,
伸手不見五指,
我們只好又搭乘纜車往山下去。
如果沒記錯的話,
應該是到 Bort 吧!
在這兒還得再換一次纜車,
不過我們突然想從這兒走回鎮上。
〈↑ 剛剛在上頭實在是跳得太瞎了,決定重來一次!〉
看著纜車站裡的 Trottibike,
我們決定不要走下去而是“溜”下去。
問了一下下山後在哪兒還車後,
我們便“騎”上征途了。
〈一部 Trottibkie 要18歐元!〉 看著蜿蜒而下的小徑,
想像著自由落體的快感,
內心實在很難抑制那想放開煞車的衝動,
不過,千萬不要!
速度加急轉彎可是會把你狠狠地甩在地上。 「好加在我們用騎的!」
看著我們一一超越的遊客,
他們每踏出一步疲倦的步伐,
我們就暗自慶幸,
「吼~差點。。。」
時而享受迎面而來的微風,
時而停下腳步拍拍路旁不知名的小花,
哈~ 還有只屬於這地方的鈴聲。 〈哞~~〉
〈↑ 相機越拍越近,它突然把頭伸了上來,差點被他嚇死!〉
〈↑ 還有會耍寶的木工,教人羨慕工作竟也可以如此輕鬆享受!〉 房子漸漸的多了起來,
路也漸漸的寬了起來,
對面的艾格峰依然躲在雲霧裡,
景色美麗如畫,
在這隨便拍都是美景,
管它是陰天或晴天。
下回當你來到格林德瓦小鎮時,
別忘了花個下午,
來趟 Trottikike 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