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の世界文化遺產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Nikko

>> 2010年1月21日


前往『二荒山神社』的表參道上,
我拍了上頭這張照片,
一整排的石灯籠、馬車、小石子路一切是那麼有fu,
不過馬車後的這兩個“保標”搞砸了這情景。
對像我這樣的觀光客這種遺憾天天都會上演個幾次,
得看開,畢竟玩比照相重要多了!

在東京市區吃喝玩樂幾天後,
總算到了要去『日光〈Nikko〉』的時候了,
這其實才是這次日本行的重頭戲。

賞楓這檔事真的會教人上癮,
尤其到過『京都〈Kyoto〉』後,
如果時間許可非得再來上一回才行。
此行的時間正好在十月下旬,
上網查了下『紅葉前線』,
估計我回國前應有機會可以看到紅葉“見頃”〈時機嘟好的意思〉
但地點必須要東京再往北一些,
加上天氣冷心想順道泡個湯也不錯, 〈一直希望有天可以在下雪的野外泡湯!〉
『日光』就這樣脫穎而出了。

接著便是開始規劃行程了,
在爬網幾個晚上後,
便決定了三天兩夜的「日光+鬼怒川」的行程,
分別在「湯元溫泉」與「鬼怒川溫泉」住上一晚。 
原本我只會用「樂天」及「Jalan」訂房,
而這次多了“在地人”自然更加如虎添翼了,
Chiさゃん透過『東武Tobu Travel』當地旅遊業者,
訂了湯元溫泉的『奧日光小西ホテル』及鬼怒川溫泉的『七重八重』。

選擇東武〈Tobu〉是因為它算是日光這條線的先驅者,
就像去箱根〈Hakone〉會找小田急是一樣的,
好處是交通及住宿都會比較方便、優惠。

我把第一天的路線在地圖上標示出來,
這樣應該比較容易瞭解。
我只從「下今市」開始標,
因為如果你是從「淺草駅」坐的話,
你必須坐後兩節車廂,
前頭的車廂會在這裡分開而開往鬼怒川。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Free Jumper的足跡

在東京荒唐了幾天,
趕一早七點多的急行列車還真是“夭瘦骨”啊! 
雖是前往鄉下的觀光景點,
不過列車上還是擠滿了學生及上班族, 
坐了兩個多小時的火車,
在「東武日光駅」完全停了下來,
因為這裡是終點站。
老天給了我們豔陽高照的好天氣,
可是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還是會起“加冷筍”。

走出車站,
外頭的開闊的廣場一掃早起的無精打采,
Chiさゃん問了一下站裡的旅行社怎麼去『二社一寺』,〈指的是『東照宮』、『輪王寺』及『二荒山神社』〉
這也是我們今天唯一的行程,
不過他們的答案竟是出乎意外地說用“走”的,
還說“只”要二十分鐘!
Chiさゃん再補上日本人的二十分鐘大概是我們的三、四十分鐘。
啥!
最後我們還是乖乖地踏出了步伐,
沿路的低矮房子彷彿走著走著就會遇到小叮噹一樣,
只是好像來得太早並沒有太多店開著。
我挑個非假日刻意地想避開大量的人潮,
只是路上魚貫的車流還真是教我大吃一驚,
除了外國觀光客,日本觀光客多是些銀髮族,
走著走著前頭私毫沒有啥觀光景點該有的騷動,
我們決定停下來等公車。
 
到了『神橋』才知道原來剛剛已經走了一半了,
我們挑了間餐廳打算先填個肚子,
這地方特產是“湯波”,也就是豆腐皮啦!
有用炸的、水煮的,甚至還可直接食用,
不過個人吃完的感覺是‧‧
這樣有很屌嗎?
只能說日本人真會做生意,
這也可以講得跟啥一樣!

整個二社一寺的世界文化遺產就從這『神橋〈Shin-kyo〉』開始,
『神橋』號稱日本三大奇橋之一,
朱紅色的橋據說當時只有將軍參拜時才能通行,
一般通行時則使用在下游的『日光橋』,
現在你當然也可以走上一回,
只要付個500円就可以,
從售票處走進去,
過橋後再原路返回。
 
我們從『日光橋』越過底下的「大谷川」,
並過馬路走上「長板」往『輪王寺〈Rinnoji〉』,
「長板」是條上坡的石板路,
夾道的樹木長得很茂盛,
有些楓樹可惜還是鮮綠,
看樣子還得等個十天、半個月才會變色吧!
「長板」到底左轉的路邊有個小牌子,
就在小水溝旁不是很起眼,
看了上頭的字,
猜想應該是說這水溝水很像一條龍吧!
好奇的我蹲了下去,
拍了這小水溝心想:嗯!的確很像條龍!
往輪王寺的長板活像條龍的小水溝
「長板」的盡頭有個「勝道上人」像,
人像前頭有個大水盆,
有條龍盤踞上頭將水從口噴入水盆內。
「勝道上人」因為在這日光山設立『四本龍寺』,
而被尊為日光的開山始祖,
不過『四本龍寺』並不在我們此行的遊覽範圍。
〈↑ 『輪王寺』的本堂,前頭的板凳是給旅遊團來個「到此一遊」的大合照用的。〉

本堂因供奉著「阿彌陀如來」、「千手觀音」跟「馬頭觀音」,
所以也稱為『三佛堂〈Sanbutsudo〉』,
而這據悉也是東日本最大的木造建築,
不過入內是不能拍照。
面對本堂右手邊有棵樹齡已五百年的『金剛櫻』。
輪王寺旁的鐘樓
〈↑ 在『大護摩堂』前當然少不了日本人表達祈福用的這東東啦!〉

『大護摩堂』旁的這棵楓紅得很漂亮,
也是目前看到唯一的一棵紅楓樹,
吸引了不少人駐足拍照,
不過我好像怎樣都抓不到好的角度。

轉過了『大護摩堂』就接到往『東照宮〈Toshogu〉』的表參道了,
這是條小石頭鋪成的大道,
右手邊『東照宮』的石碑上有著金色三葉的家徽,
代表這是隸屬於德川家康的。
全日本有不少東照宮,
不過這座是本社,
所以有時也叫『日光東照宮』來做區隔。

『東照宮』原本只是德川家康的家廟,
一開始並沒有如此的規模,
而是到了第三代的德川家光全面改造, 〈德川家康算是第一代〉
才有今日絢爛華麗且廣大的規模,
一線式的設計逛起來挺順的,
所有著名的景物都在路旁。
穿過石鳥居後,
高36公尺『五重塔』就在左手邊,
聽說比較特殊的是它有點不同於當時下寬上窄的建築,
這『五重塔』從上到下每層樓板的面積都是一樣的大小。
往裡過了『表門』後,
右手邊是連續三棟的三神庫,
是存放春秋祭典器具的地方,
從這兒起幾乎看不到樸實的東西,
雕樑畫棟的令人目不暇己,
我很喜歡的是黑色與金色的屋頂。
三神庫中的上神庫〈↑ 在上神庫上頭有對形狀特殊的「 想像の象」,若不是那象牙,還真難想像!〉

在上神庫的對面看起來比較樸素的木造建築,
雖不甚起眼但絕對不會錯過,
因為前頭總擠滿拍照的人們,
這是『神廄』,
當時候養馬的所在,
現在來是有馬在裡頭,
上頭有五幅猴子的雕刻,
分別描繪誕生、成長、獨立、生子等人生大事,
至於為什麼是猴子ㄋ?
傳說猴子會保佑馬不會生病。
在五幅猴子的雕刻裡頭就屬「三猿」最有名,
我們很容易可以跟論語裡的「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聯想起來,
不過這對老外可能只是有趣吧!
有三個老外學著三猿的樣子拍照,
沒想到後來反倒成了觀光客的鏡頭裡的另一「三猿」了,
而且越來越多人找他們合照,
到後來他們反倒走不開了!
『神廄』上的最著名的三隻猴子接著最有名的『陽明門』已經可以稍稍看到了,
爬上頗陡的階梯後,
顯得頭重腳輕的『陽明門』就在眼前了,
上頭有超過500個精緻的雕刻裝飾,
有些是用來教育後代的,
聽說司馬光打破水缸救朋友的故事也在上頭ㄋ,
中央上頭青色的『東照大權現』扁額是後水尾天皇親筆所提。
『陽明門』『陽明門』『陽明門』上華麗的雕刻『陽明門』
除了『陽明門』本身外,
兩側的迴廊也是不容錯過的。
『唐門』上頭中國風雕刻相對於『陽明門』,
本殿的正門 -『唐門』就沒有那麼華麗了,
但白色的浮雕在深色的黑檀及紫檀木上顯得非常清晰而莊嚴,
兩邊的門柱一邊是「昇龍」、另一邊是「降龍」,
門正面上頭刻的是中國古代朝見舜帝時的場景,
這又龍又虎又黃帝的無非彰顯德川家康崇高的地位。

『眠貓』
在東側迴廊上有另一個非常有名的,
它就在通往『奧社』的門樑上,
名匠左甚五郎所刻的『眠り猫』,
說真格的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抬起頭盯著看,
也沒有標示的話,
我想大多數人是壓根兒不會注意到的,
為什麼『東照宮』裡成千上萬個雕刻唯獨這一件最有名?
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名匠的作品吧!
不過光這點好像‧‧還是有點牽強。
不了解也沒關係,
記得通過它時要一直看著它,
據說這樣會帶來好運喔!

『奧社』是德川家康的墓,
但要到那兒得經過一條很長的階梯,
階梯的盡頭是座青銅鳥居,
往內還有一座青銅門,
門前有對獅子,一公一母,
門後就是德川家康神柩所在的寶塔,
當然我們只能隔著矮圍牆繞行一周觀看,
一旁還有棵樹齡超過600年的『成願杉』,
只要對著神木許願就可成真喔!

接著還得循著原路回去,
出『陽明門』右轉,
也就是在鼓樓的後方,
是供奉藥師如來的『藥師堂』,
也稱為『本地堂』,
入內得脫鞋,
來這裡的原因是因為『鳴龍』,
跟著人群來到堂內,
解說人員抑揚頓挫地說了一大串日語,
大概是簡單地介紹這裡的歷史以及供奉哪些,
接著便拿出一對木頭,
教大家抬頭看天花板上的龍壁畫,
邊說邊敲起了木頭,
唯有當他站到龍頭正下方時,
才會有迴音,
當然他一定會把這講得很神囉!
德川家康神柩所在的奧社寶塔整個『東照宮』實在是個大寶庫,
我們在這兒應該待了兩個多小時吧!
事實上我們還算是走馬看花的,
時間並沒有像規劃時那麼充裕。

通往『二荒山神社』的路口有復古的馬車,
當然絕對不便宜,
喵了一眼好像是一個人要1500円,
不過眾人注目的感覺值多少?
那就很見仁見智了,
除了衣著,不然還真以為回到了幕府時期ㄋ。

來到『二荒山神社』,
或許是『東照宮』的震憾仍然餘波未平,
我們壓根兒沒想到要進去神社內,
也或許是天色已漸漸暗了,
在外頭晃了一下,
“8”型地繞了用竹子做成的圓圈,
當然這又會帶來好運囉!

出了神社石鳥居,
轉角處的一棵楓樹很特別,
整個楓葉變紅的過程正在它身上進行著,
看過紅遍的,
也看過黃透的,
更看過不少未紅便枯萎掉落了,
不過從沒看過一棵漸層的楓樹,
好美!


在逛完這二社一寺後已是午後四點多了,
時間尷尬地讓我們不能進入『大猷院』,
正當準備運用疲憊的雙腿走到最近的公車站時,
卻驚喜地發現公車站牌竟就在『二荒山神社』的入口對面,
看了一下站牌上的時刻表,
又幸運地發現最後的一班車即將再十分鐘之後抵達,
就差一點點我們得走回到「東武日光駅」,
那可是會走到呸臉的啊!
尤其是入夜後氣溫可是會降到個位數的啊。

公車遲道了,
一旁的遊客似乎也跟我們一樣擔心著,
畢竟這是最後一班,
誰也不想滿身疲憊地走回去。
公車終於緩緩抵達,
大伙緊繃的神情一下子轉為輕鬆,
公車在這兒迴轉了起來,
我猜想這應該是最後一站吧!

坐上車後天色便迅速地暗了下來,
公車回到主要道路,
白天的龐大車潮現在又反向地朝著車站的方向開。
到現在我還是沒有意識到伴隨紅葉季節來的嚴重,
終於公車回到「東武日光駅」了,
我趕忙去車站裡頭提取寄放的行李,
Chiさゃん則去確認一下往住宿地區的公車。

記憶卡在逛二社一寺時早已用完了,
後半段幾乎都是邊刪邊拍,
回想今天的整個行程,
實在小覷了這地區。
從東京坐車來這兒約莫兩個鐘頭,
但事實上加上寄放行李、等公車、紅葉季節必有的塞車、中餐休息,
事實上你會發現時間並不如計畫時寬裕,
所以在規劃時最好能排一下priority,
比如這次的『東照宮』,
並且在遊覽過程最好時時注意時間,
因為你想看的不見得是最先抵達的。

我們還要搭公車到日光西北角的『湯元〈Yumoto〉溫泉』,
從時刻表上看這段路要五十分鐘,
也就是我們應該可以在七點前到飯店才是。
天色已經完全暗了,
公車龜速的前進著,
Chiさゃん接到飯店的電話並跟他們講說我們搭幾點的車子,
在黑暗裡隱約可以看到非常前頭的紅色車尾燈,
估計應該有一公里以上吧!
皺了眉頭但心想,或者說希望,
日本公車的時刻表應該挺準的才是。

過了四十多分鐘了,
來到一處非常熱鬧的地方,
看起來像是我們的目的地,
公車站裡一長排的人教我們吃了一驚,
可是更教我們吃驚的是這裡居然只是「立木觀音入口」,
換句話說我們才“剛剛”抵達『中禪寺〈Chuzenji〉湖』。
啥!我們連『中禪寺湖』都還沒過!
到此時我才意識到紅葉季節的嚴重交通問題!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
車子駛入一處昏暗的停車場,
運匠大ㄟ回頭跟我們說到了,
趕忙拎了起行李下車,
一下車冰冷的空氣瞬間讓我們清醒了過來,
銬!電話裡飯店說很近不用接,
可是我們連方向都不曉得,
這‧@&#^
正當我用極其流利的台語“幹攪”起來時,
一位歐吉桑打開車門問了一下,
哈!原來是飯店來接我們,
Chiさゃん跟他道謝並解釋路上的塞車,
歐吉桑說今天這樣還算好了,
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到三、四個小時ㄋ。

呼~
經過長途的舟車勞頓,
我們終於抵達了『湯元溫泉』,
並入住了『奧日光小西ホテル』,
在服務員帶領我們到房間並介紹一下環境後,
我們就接著趕往餐廳了,
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了。
當然,晚餐是懷石料理囉!

〈↑ 這奶奶很有高雅,猜想應該是該飯店的經營者吧!不過,重點是這天婦羅很好吃!〉

〈↑ 這烤香魚似乎是這日光地區的特產,甚至路邊的小攤販都有賣!〉
〈↑ 這年輕人很古意,也很有禮貌,不過,他堅持要把鍋內的東西吃光才能用濃縮後的湯汁煮泡飯!〉
吃飽飯後,
我們想看一下那服務生所說的滿天星斗及流星,
回房拿了外套後便往門口走去,
哇銬!好冷!
往外頭走避開光害,
果然滿空的星光,
我拿出相機調好設定,
找了台“視野遼闊”的車,
把相機往車頂上一擺,
拍了下頭的那張。

呆不到十分鐘,
我們就決定回去泡湯了,
因為實在好~冷~

P.S. 呼~終於寫完了,太逞強了!花了好久,應該分兩篇的。

5 Comments:

♡♥ 小咪 ♥♡ 2010年1月21日 上午11:53  

中間那條小水溝
會像一條龍
是因為你的拍攝技術!!
那樣的一條龍
小咪就拍不出來了~

Doohan 2010年1月21日 下午3:08  

花了些許的時間終於看完了,
真的應該分成兩篇的,
看完真的好像身歷其境,親身到了那裡一樣.
不錯,描寫的愈來越生動,也愈來越詳細,真的可以出本"旅遊+美食+中年男子的呢喃"雜誌了啦.

那三個外國人真可愛,不過我想一定一堆人在下面做一樣的動作照相吧.

Unknown 2010年1月22日 下午2:32  

小咪:
倒也不全是拍攝的關係,
只是要蹲下來看比較像,
一般遊客應該不大會這麼做就是了。

Doohan:
中年男子的呻吟應該比較聳動吧!

倒也沒有ㄋ,
我覺得西方人還是比較放得開吧!

Zeke 2010年1月25日 下午2:51  

"公車遲道了"..是"到"不是"道".
另外,"這奶奶很有高雅".這樣的文法怪怪滴~應該是很高雅,或是有高雅的感覺..

未來如果有機會出書,這邊要記得去修正~~

Unknown 2010年1月25日 晚上11:10  

Zeke:
謝謝你的校稿,
出書時只要找你不就得了嗎?
我只要拼命玩就好了!

張貼留言

  © Blogger template Selamat Hari Raya Aidilfitr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